2014年4月29日 星期二
如何創造英文學習環境
相信許多人都看過或聽過"我五歲,我的英文比你行"一書裡的「美語生活家園」。現在市面上有關如何有效、有趣學習英文的書可說是不勝枚舉,如何有趣、有效本來就是主觀的定義,因此哪一本有效,哪一種方式有趣,答案也就因人而異了。就一位有兩位女兒,(3歲和4歲),整日忙著教學、研究、升等的媽媽而言,除了有趣、有效外,簡易更成了另一項重點。
所謂萬事起頭難,只要踏出第一步就好,這對有幼齡小孩家庭而言,更是不爭的事實。學習其實是很多習慣的累積,許多好習慣的養成,自然培養出好的學習方式,引導出好的學習效果。為了打破教授說教、談理論的刻板印象,本文打算用一些實例串連的方式來說明如何打造一個有趣、有效的英語學習環境。我將自身的例子由零歲教育開始說起,看官可由自己的需要擷取所需,但是不要忘了學習是一連串好習慣的養成,所以「開始」是很重要的,一但習慣養成後,要再改還很難呢,所以「開始」若不順或滯礙難成,請耐心持續下去,外國有一句諺語說「只要持續21天,習慣就是你的了」,信不信由你囉!
許多腦神經外科及語言學專家的研究指出,人類基因為人類製造出5千萬的神經突(連結),但是小baby出生後的一個月,這些神經突就會暴增至1億個,這些暴增的神經突是靠週遭環境所給予的"刺激"而來的,和人的記憶力一樣,不使用記憶就不鮮明,許多未受刺激的神經突,很快的就會枯萎而遭「修剪」。嬰兒在一出生的時候,活躍的腦細胞就會被串連徵募去掌管特有的音素(語言的最小單位)。每一串音素只有在耳朵聽到它所專司的聲音時才會啟動。在嬰兒12個月大之前,這整個語音辨識系統就會被建立,一歲過後的嬰兒將無法分辨他沒聽過的音,因為在大腦「修剪」過程後,已經沒有新的腦神經串去負責新的音素了。
因此專家建議在嬰兒出生時,甚至在懷孕時就盡量用語言去「刺激」嬰兒的大腦發展。較有效的刺激方式包含提高音調,短句子及重複句。以上這些理論聽起來是母語的發展,其實愈小學習外語和母語的發愈接近,也就是說語言的刺激也就越相近。因此若母親在懷孕或襁褓時期多提供不同的語言刺激(母語/外語),讓更多的大腦腦突司職,對往後孩子的語言成長將有莫大的幫助。舉個例子來說,我在懷老大時,身在美國,為了讓自己心情愉快,常不停播放CD'Barney's Favorites' Volume 1&2(EMI Records),老大出生時,一放這兩片CD,她就停止哭鬧,三個月時則會踢腿打節拍而且只對Barney的歌曲有這種反應。因此提供刺激並不難,父母可藉由CD、tape甚至對話的方式(最好的刺激)。待小嬰兒漸漸成長時,重複提供語料,機會教育及激發聯想等動作,更是維持刺激長久不衰的重要工作。而這些就是打造有趣又有效英語學習環境的重要工程。
與其花大把鈔票送小孩上補習班或買昂貴的教材,家長更重要的工作是如何先讓自己喜歡英文,想想如何可以讓自己先喜歡英文,再將經驗談傳授給小孩。因為生活忙碌,常常回家後巴不得兩個小孩已乖乖就寢,哪有精力再教什麼英文呢?所以通常我的英文教育就和母語教育混在一起了。「你要不要吃apple?」「Yes or No?」「你不乖喔,Where is your good manner?」「來,kiss一個,I love you so much.」剛開始對她們而言,apple不是英文,只是一個名詞而已,她們也不懂apple是蘋果,慢慢的由旁人(父母之外,例如外婆)身上知道apple是蘋果後,就開始一連串地為什麼,「為什麼apple也是蘋果咧?」因為apple是英文"那蘋果就是中文,那banana叫什麼"?當然有時也常常搞混,例如,她會問我Amy的英文名字叫什麼,庭芳的中文名字叫什麼等等,或是更常發生的是語法混用(俗稱錯誤)的情形。例如,她們會說,「媽媽我生氣你」,(I am angry with you). 或是「藥藥,I don't like. I like juice.」。但這些都只是語言學習階段產生的階段性錯誤,所謂的過渡性錯誤。這些錯誤將會隨著語言的精熟度而慢慢消失,這些錯誤其實是很珍貴的語言成長標的,有了它們就會容易窺見語言發展的階段了。例如:美國小孩容易犯的一個錯誤是 I goed to school yesterday. 由這句子中,我們知道這位小朋友已經有了過去式的觀念,懂得做規則變化,需要加強的只是不規則動詞的三態而已。
父母自己在生活中提供適當刺激後,再來要注意的就是重複和聯想的功夫。Practice makes perfect.,要盡量在不同情境、場合、時間運用相同、相似的語料,例如:在朋友家,小朋友害羞打招呼時,"Where is your good manner?Say hello." 在餐廳吃飯不乖時,"Where is your good manner? Sit down, please."在百貨公司 哭鬧時,"Where is your good manner?Smile." 透過實地的使用,讓小朋友真正瞭解 "Where is your good manner?" 這句話的意義及用法,而不是透過逐字翻譯。
再來要談的就是聯想。學習有趣的地方就在它可以隨時隨地、零負擔、不需要正襟危坐的面對課本。任何地點、任何內容都可以納入教材。例如,看火災的新聞時,「Jessie,你看失火了,火怎麼說,fire,對,他逃不出去要大叫什麼,help,help。」看到彩虹時,唱「red and yellow and pink and blue, purple and orange and green, I can sing a rainbow, sing a rainbow, too.」父母發揮想像力及聯想力去塑造一個機動性的學習環境,讓聯想去做最大的發揮。聯想所激發的不只是想像力、記憶力,更是高層次的思考能力。運用豐富的聯想力可將許多似曾相似的句子、單字串連、強化,移至永遠的記憶庫房(long term memory)。如此的學習才是長長久久。而且一但小朋友熟悉這種思考模式後,他們會自動去運用它。舉例來說,在聽完big crocodile 捉不乖小朋友故事後,Jessie和Tinting的結論是,witch,monster, beast, skeleton和crocodile是好朋友,因為他們都會捉不乖的小朋友。在他們發揮他們的聯想力後,我馬上機會教育補充說,「所以你們要乖乖,這樣Santa 才會禮物給你們,你們要是naughty naughty, 就會被 witch, monster, beast, 和crocodile捉走,對不對?」
以上這些都是習慣的養成,如果父母是在一開始幫小朋友養成這些幫助學習的好習慣,學習就會變的有趣,且是自動、自主性強的學習,如果小朋友願意主動去學習,學習當然就是有趣、有意義的,如此一來學習效果自然較佳了。
另一種有效學習的重複學習方式,就是透過說故事,兒歌韻文及含有口訣式的遊戲(例如: Ring aroundthe rosy),尤其是本身句型或字句重複性多的故事,父母可在說一遍故事後(中文多 -> 中英文交雜 -> 英文多的方式),放CD或tape,聽native speaker 說一遍,再找相關故事或不同版本的故事做補充,製造重複學習。例如,在說完三隻小豬的中文版故事之後,(保留中間重複句型,例如,"Little pig, little pig, let me in," 'No,no, no, not by the hair of my chinny chin chin.") 後,放故事英文版錄音帶,或放由敦煌出版,Reading House level1"The Three Little Pigs"的音樂劇版,跟著一起唱及做動作,最後在播放Barney and friends節目中的偶劇。當然這些不是在一次學習中完成,需分階段進行。第一次時,需要父母的陪同,父母必須要保持高度興趣,再來就可播放讓他們自己重複學習了。
資料來源:
http://www.cavesbooks.com.tw/Webpage/Topic/9104Topic/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